朝见山间虹,暮上风雨桥 —— 记闽浙地区古廊桥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2-01-29 10:17来源:来源于网络 朝见山间虹,暮上风雨桥
闽浙交界的那一片深山密林中,静静仰卧着一种桥。它没有什么名气,没人排队等待与它合影,只有那清早披着露水的农人,向它遥举驱汗的笠。桥不临大水,也不见惊涛拍岸,只有幽幽虫鸣,和着那细雨春溪。 那便是廊桥了。在当地人眼里,它已是司空见惯的风景。每日采茶砍柴,汲水上山,廊桥是必经的一站。乏了,便在桥内已过百年的木凳上坐坐,透过宝瓶状或菱形的窗,望望那不远处的青山翠谷,与同样刚刚放下扁担的路人谈谈天气与收成。面对这样的桥,你会觉得它仿佛超脱于时间之外,就这样默默无语地架在两岸,凌空一架,就是几百年。若你再得知,它身上无一钉一铆,单凭着那无与伦比地奇妙结构承载风雨并支撑过了这几个世纪,这时你眼中的桥,会不会有了一丝生命的气息、 廊桥,也称贯木拱风雨桥、虹桥或厝桥。说是风雨桥,是因它遮风挡雨。说是虹桥,是因它形似彩虹,并且与《清明上河图》中曾被疑技术已经失传的“虹桥”结构相似,技术相同,甚至比“虹桥”在结构上还有所发展。说是厝桥,是因它桥上加盖廊屋,“厝”便是“屋”的意思。明朝的陈世懋曾在《闽都疏》中感叹“闽中桥梁甲天下”,说的便是这风雨廊桥。中国四大古桥,赵州桥,万安桥,广济桥以及《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前三者至今风姿依旧,唯有汴水虹桥只得以从画中窥见。 岁月流逝,画上那个繁荣鲜活的宋都已在黄河的淤泥下沉睡,河上的虹桥随汴水淤塞而成为绝唱。由于找不到实例,后人说这项技术也失传了。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编写《中国古桥技术史》,藏于深山900多年的廊桥才被考察专家组发现,确认它与汴水虹桥有极大的相似性,这件民间智慧的瑰宝依旧存在于这世界的某个角落。80年代初,古建专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路秉杰在日本讲学时讲到《清明上河图》的虹桥结构,他用筷子当场搭出拱桥模型并解释此类桥梁的合理性,还在报上撰文称其为“中国一绝”,在日本引起轰动。
杨梅州桥,位于坑底乡杨梅州东北1公里。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道光二十一年(1841)、同治十七年(1869)曾修,现桥为1937年重建。桥长42.5米,宽4.2米,孔跨35.7米。东西走向,17开间,72柱。上覆双坡顶,桥中梁上墨书捐款人、工匠等丰富人文资料,保存尚好。 廊桥的木拱架部分是其最具特色的部位,全部由圆木架织而成,不费一钉一铆。几经岁月雕琢的朴质木头与周围明丽的青山绿水形成鲜明的反差,然而又融合得天衣无缝。碧水映着两岸青山、灰的木、黑的瓦,你会觉得这桥便是此间天生的。桥的存在使得周围的山水也变得灵气逼人。你若是躺在桥上专供行人栖息的长凳上,透过宝瓶状、菱形、扇形或是圆形的窗看出去,眼睛便被郁郁葱葱的青山一角或是从岸边桥头伸过来的三两细柳盈得舒服至极。也可闭了眼,感受那顺着山间河谷来的风,透过窗和桥身风雨板的缝隙,轻轻掠过你的微微出汗的额。山中是寂静的,除了桥下山涧里潺潺的水生就只有鸟鸣虫吟了,或许偶尔传来挑者的脚步声和肩上担子竹木挤压的悉悉索索。若来一阵雨是最妙的:近处,流水声,雨打屋檐的“啪啪”声,还有雨水冲击深潭的“哗哗”声相互错杂着;远处,群山都笼罩在烟雨中,俨然一副水墨画,而你在桥头看画,和这桥一起成了最美的风景。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