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留白”与“过白”发表时间:2012-08-09 14:27来源:苏州民族建筑学会
分布于苏州大街小巷的各个园林,园内出色的结构、布局、建筑、花木等不但给游览者带来一个个的感叹号,而且善于营造出一连串隽永的省略号。 “志于道而游于艺”,苏州园林的营造者大多是归隐的士人,官场的战战兢兢退守回园林的恬淡冲和,凡志不能伸者,气不能鸣者,回到园林也必然偃旗息鼓,以退守江湖田园,亲近自然为旨归,从“拙政”到“网师”,甚至园名都隐含着园主的一片苦心。中国文化精神中所重视的是“不全之全”、“不满之满”,譬如俞樾的曲园,“‘曲园’者,一曲而已,强被园名,聊以自娱者也……用卫公子刑法,以一苟字为之” ,园主不但不嫌其小相反很是赏爱,可以说得意于《易经》所言的“曲则全”,物虽有缺而能窥天下,一个“差不多”的园子包含了园主的才思、志气和精神,同样是一项完美的艺术品。 无论是园名留下的遐想空间,还是像曲园、残粒园、半园等园林本身的不求人全似天全,都是留白艺术的典范。 园林中的“留白”绝不是孤立地让景物保持残缺之美,而是意图构筑整个景境的无尽之思,使得景有所归而意在言外。(摘自苏州民族建筑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