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博物馆平移后变“危楼” 花巨资动工引争议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2-12-27 11:18作者:摄影/新华社记者来源:北京青年报 12月24日拍摄的平移到位后的黄河博物馆主楼 据媒体报道,经过7个月的一点点“挪动”,位于河南郑州市的黄河博物馆主体建筑,终于“平移”到距离原址101.7米远的新址。然而,由于花费巨大和建筑上的“裂痕”,这项耗资数百万的工程被认为是劳民伤财,不值得。 争议: 花巨资平移“危楼” 不值得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紫荆山公园西段的黄河博物馆,由于受地铁线路的影响,从2012年5月18日起进行主体建筑的平移。在经过7个多月的挪移后,12月24日,博物馆主体建筑,挪到了距离原址101.7米远的新址。 然而,这项工程引起了质疑。据媒体报道,有记者看到,黄河博物馆的整个主体内外由钢架支撑,大门、窗户、装饰均有“伤痕”,建筑成了“危楼”。此外,迁移工程耗资约200万元人民币,加上后期的复建预计耗资500万元人民币。有市民质疑,与其迁建旧房“劳民伤财”,不如拆掉重建。 迁移方案经过多次更改 据了解,关于黄河博物馆的迁建,有关部门曾提出了三套方案,其中之一是整体平移,另外一个是保护性拆除,再异地重建。最终,国家文物局进行了批复,采取了第三种方案,即目前实行的综合性方案,将黄河博物馆的主楼向东平移100多米,附属建筑物予以拆除,但所用砖瓦、木料拆除时编号保留。 据报道,平移建筑自重约400吨,加上轨道及附属加固构件总重量约为620吨。为了避让遗址和绕树,迁移方案经过多次更改。最终,平移工程共分为四个阶段,经历三次转向。为了保证文物建筑安全,采用了加固后顶推法平移,且“一边平移一边加固”。 黄河博物馆位于郑州紫荆山路4号,始建于1955年,隶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馆之一,也是我国**一座以黄河为主题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 整个馆场占地7000多平方米,2008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入口厅属于苏式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结合的风格,是郑州市颇具时代特点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摘自北京青年报)
文章分类:
古建资讯
|